主要领导解读《关于做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保安全稳供给工作预案》

    发布时间:2023-12-18 11:06
    【字体:打印

    一、预案背景

   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,202312月至20242月全省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。全省雨雪量较常年偏多,但时空分布不均,局地可能发生春旱。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.5~1,但季节内冷暖波动大,前冬偏暖,后冬偏冷。最低气温淮河以北和本省山区-10-8,其他地区-8-6。明年春季,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~3成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。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,气温变化幅度较大,部分地区有倒春寒发生。

    大田作物要防范冬季低温冻害和春季倒春寒发生。由于前冬我省平均气温偏高,积温偏多,加之土壤墒情适宜,部分早播小麦、油菜旺长明显,抗寒防冻能力弱。后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天气,局部小麦、油菜、露地蔬菜生产易遭受冻害。预计春季,降水偏多,需防范局部地区倒春寒和渍涝灾。

    (二)设施农业要防范冬季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。后冬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强降温、强降雪过程,会影响设施蔬菜生产,造成局部地区蔬菜、肉、蛋、奶等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。同时,灾害天气也会影响饲草料调运和圈舍保暖防冻,加大季节性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,不利于畜禽越冬度春。

    二、农业防灾减灾主要技术措施

    始终树立防灾就是增产、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,突出重点地区、关键农时、主要灾害,防抗救结合,强化监测预警,分区分类指导,落实关键技术,切实减轻灾害损失。

    (一)防范小麦、油菜越冬低温冻害

    一是冬前小麦镇压。对旺长田块及播后镇压不到位、表土层疏松的麦田,抓住越冬前的有利时机,适时适度进行机械镇压,辅助化控等措施,控分、促长根、转壮苗。

    二是控旺增温防冻。小麦、油菜通过中耕除草、培土护根,控制地上部生长,促进根系发育。寒潮来临前,可提前两天喷施生长调节剂,结合以水调温,增温保墒,增强植株抗寒性,确保壮苗越冬。

    三是分类管理补救。寒潮过后及时调查受冻情况,对受冻麦田,及时追施速效氮,分类施肥补救,促进苗情转化升级,促进安全越冬。

    (二)防范小麦、油菜春季倒春寒和渍涝灾害。

    一是做好清沟降渍。指导农民及时清沟理墒、保持三沟畅通,降渍防渍,促进根系生长。

    二是强化春季田管。立足于,开展划锄增温保墒,降温前视情灌水增墒,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。根据苗情及时适量追肥,同时加强病虫草害测报防治,减轻病虫草危害。

    三是防范局地旱情。一旦发生旱情,采取喷灌、滴灌、打井等多途径灌溉,浇水保苗。视情开展叶面喷肥,增强植物的抗旱性。

    (三)防范茶园雨雪冰冻灾害。

    一是保温防冻。视情用作物秸秆、遮阳网或地膜等覆盖茶树蓬面,气温回升后及时拆除。有喷灌条件茶园,可在气温接近0时开启喷灌,连续到次日气温回升至4-5时关闭。

    二是及时清雪。做到雪后及时除雪,有条件可利用背负式灭火机(大棚吹雪机),提高除雪效率。

    三是及时采摘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必要时适时早采芽叶,避免连续低温造成品质、经济上更大的损失。

    四是灾后处置。冻伤较严重茶园,可及时采下红变芽叶。视情开展茶树冠面喷雾,缓解冻伤,促进生长。

    (四)防范露地和设施蔬菜雨雪冰冻灾害。

    一是提早检修棚室。及早检查维修加固棚室,土墙日光温室及时加盖后屋面薄膜,防止雪水下渗损伤墙体。

    二是及时防寒保温。设施大棚要及时加保温棉被、草苫等材料覆盖防寒,有条件的棚室配备应急加热设备。要落实大棚设施的安全排查工作,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。露地蔬菜产区要加强中耕培土、遮阳覆盖,延缓冻融,防止冻害。

    三是科学运筹肥水。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叶面追肥,提高植株抗性。结合滴灌补充中微量元素,促进花芽分化,提高产量品质。

    四是搞好病虫防控。设施蔬菜产区,重点预防低温高湿病害和蚜虫、白粉虱、螨类等害虫。露地蔬菜产区,重点预防软腐病、霜霉病等十字花科病害,小菜蛾、斜纹叶蛾等膜翅目害虫,以及粉虱、蓟马等茄果类刺吸型口器害虫等虫害。

    (五)防范畜禽水产养殖雨雪低温冻害。

    一是检查维修畜禽水产棚舍及池塘。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棚舍,加固棚舍和修缮水、电等基础设施设备。坚持早晚巡塘,及时排查和补漏。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冰水分离现象,并及时补充养殖用水。落实安全排查工作,杜绝安全事故发生。

    二是做好圈舍池塘等养殖设施设备保暖防冻。畜禽圈舍及时添置防寒保暖设施设备,合理采取圈舍密闭措施,牛羊舍和开放式的猪禽舍可挂草帘、盖塑料薄膜,提高舍内温度,白天气温较高时段可通风换气,防止呼吸道疾病发生。对加热条件不完善的养殖场,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。

    三是强化饲养管理和科学投喂。在保障饲料营养全面的前提下,适时适量添加能量饲料、抗应激剂及免疫增强剂,提高畜禽御寒能力,减少应激反应。加强优质饲料投喂,提高水产养殖鱼虾抗病抗寒能力。

    四是加强饲草料、药品等物资储备。全面摸底排查、准确掌握饲草料储备和缺口情况,畅通饲草料等生产物资产销运输渠道,备足饲料、燃料、防疫药品等应急物资。

    五是抓好动物防疫工作。严格执行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,及时进行环境消毒灭源。加强疫病监测排查,落实疫情快报、周报、月报制度,实行动物防疫24小时应急值守,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报告、预警、处置。对死亡畜禽、水生动物和污染物及时进行规范的无害化处理。

    (六)突出灾害天气应急保供。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加强生产、流通、消费等环节信息监测,及时发布供求信息,指导农民适时采收成熟农产品,增加市场供应量。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协作对接,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,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促销活动,推动产销衔接。适当增加菜篮子产品储备品种、数量,确定完善城乡应急保供生产、运销主体名录,提前做好供需对接、运力储备,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,畅通绿色通道,提高运输效率,降低运输成本,促进农产品快速、有序流通,确保肉、蛋、奶以及蔬菜等鲜活农品不断档不脱销,确保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平稳。

    三、保障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各项措施落实

    (一)强化责任落实。把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的重要内容,责任落实到乡、到村、到人,措施落实到田间、到地头、到棚舍。组织开展下沉一线联系指导工作,指导各地把防灾减灾救灾责任、政策措施、工作预案、技术方案落到实处。

    (二)加强监测预警。要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,加强与气象、水务、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,及时掌握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扩展动态。加强苗情、墒情、病虫情和灾情的监测调度。在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期,组织专家进行会商研判,提出科学应对技术措施,发布预警信息,减轻灾害损失。

    (三)备足抗灾物资和装备。加快培育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,推进建设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,建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,储备一批应急救灾机具。及早检修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设施,及早做好用肥、用药、用种等农资需求调度,加强余缺调剂,强化质量监管,保障生产需求。

    (四)加强技术指导服务。针对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引发的气候性灾害,要及早准备部署,在生产关键期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分类指导农民,因地制宜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,做到技术方案早出台,救灾物资早落实,防御措施早到位。充分利用微信、网络、广播电视等渠道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技术措施,确保预警信息到户、防御措施到田。

    (五)加强宣传引导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,加强正面引导,妥善应对负面舆情,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组织专家及时发声,客观评估灾害影响,普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和科学避灾防灾抗灾技术措施,宣传农业抗灾救灾的重大行动、重大措施和好经验、好做法、好典型,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

    (六)加强值守调度。各地要加强应急值守,及时掌握生产动态,为生产指导和措施运用提供科学依据。实行领导带班制度,在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期,坚持24小时值班,确保信息畅通,重大信息要及时上报,不得迟报、漏报和瞒报。强化灾情调度,认真做好灾情核查、汇总、上报工作,确保信息和数据及时、准确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争取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资金,积极做好生产救灾物资准备,支持农民及时开展灾后生产恢复,减轻灾害损失。
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